據了解,截止目前,南陽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.08萬人9.88萬戶,因病致貧因病返貧9.78萬人4.45萬戶,占貧困人口的42.3%。針對因病致貧人口數量大、占比高、分布廣的現狀,該市衛健委從四個方面著手,綜合施策、精準發力,所有貧困戶全部錄入“河南省健康扶貧管理數據庫”,實行動態管理、分類救治。
落實“三個一批”
實施大病分類專項救治一批。共篩查25種大病患者16850人,全部得到救治;二是推進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。對慢**患者根據健康狀況實行分類管理,每年為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進行一次免費體檢;政府兜底保障一批。持續實施“醫保救助”和“政福!惫こ,在縣域內實行“先診療后付費”和“一站式”結算服務模式,全市醫療機構累計實施先診療后付費2.24億人次,一站式結算3.8億人次,累計免收住院押金9.5億元。
提升貧困地區醫療服務
針對基層醫療基礎薄弱問題。投資建設健康扶貧項目,使多個縣級衛生院達到二級甲等標準,為貧困村行政村建立標準化衛生室配備合格村醫;針對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不足問題,持續開展了三級醫院“等額式交換”對口幫扶貧困縣醫院、縣中醫院活動;針對醫療技術人才短缺,采取“縣招鄉用”、“鄉招村用”的辦法,在年度指標范圍內對貧困縣不設限額,按需保障。
穩步推進貧困縣退出工作
圍繞消化因病致貧存量,預防因病返貧增量,聚焦基本醫療有保障存在的薄弱環節,以健康扶貧規范化、標準化、制度化為目標,突出醫療衛生機構“三個一”、醫療技術人員“三合格”和醫療服務能力“三條線”建設,確保了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。
加強鄉村衛生機構建設
開展智能化簽約服務。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設置了健康小屋、家庭醫生工作室,配備了必要的設施和設備,為簽約醫生提供優質服務和有利條件;加大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培訓。依托中國繼續教育**在線學習平臺,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了網絡化培訓,提升鄉村醫生的執業服務技能和服務水平;加強鄉村醫生隊伍穩定。對今年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進行了執業注冊,為65歲以上的老年鄉村醫生發放了生活補助。
對于2020年乃**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開展,該市衛健委表示將持續推進健康扶貧與健康促進工作,以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為主攻方向,全面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,確保群眾“有醫生看病、有地方看病”,如期高質量完成健康扶貧任務。